欢迎来到山东女子学院!



【学院应用型建设巡礼】促进健康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供高质量精准化地方服务—社会与法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

2020-11-20 17:00:25   来源: 社会与法学院 党委宣传部    浏览:

伴随着健康中国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以及家庭建设、健康养老等带有时代特色的社会议题的凸显,如何发挥学院特色优势,推进健康友好型社会建设,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,一直是社会与法学院发展之路上常提常新的话题。社会与法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,立足学校特色,围绕社区治理与健康养老,整合社会工作、养老服务管理、健康服务与管理、知识产权专业优势,深化产教融合,打造校政企社一体化融合新平台,探索基层社区治理路径,创新社会服务项目,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
深化校企合作,优化育人机制

校企深度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,也是优化育人机制,实现学生、学术、学科“三学”充分融合的有效方式。社会与法学院以培养“博爱行宜”高素质人才为宗旨,遵循“知行合一”教育理念,提出“学术有指向、学业有出处、学科有依托”的育人理念,不断深化校企合作,优化育人机制。先后与泰康之家、山东省诚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、山东康桥养老服务有限公司、金龄健康管理有限公司、绿地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;与融创隆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健康养老产业学院,全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,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

图1:学院与融创隆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
承接政府项目,发挥智库作用

加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合作,发挥学校专家的智库作用,是新时代社会多元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,也是乡村振兴、家庭建设等中国战略实现落地的必然举措。社会与法学院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与应用型学科优势,与山东省妇联、济南市市中区王官庄街道、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等政府机构合作,承接大量委托项目,为政府部门决策建言献策,先后完成多项智库报告。学院承接了“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”山东省妇联齐鲁女性宣讲活动,承接了济南市王官庄街道“微志愿善社区”社区治理项目、“0-6岁家庭养育支持计划”、完成了“山东省家庭教育立法”调研并提交了《山东省家庭教育立法条例》草案,全程参与了《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法条例》出台及宣传工作,编写了《山东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手册》等。多位专业教师分别受聘为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、济南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专家顾问,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。

图2:学院组织“齐鲁女性”宣讲团走进聊城

图3:学院承接王官庄街道治理项目开幕

走进城乡田野,探寻治理之道

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为健康中国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养老困境提出真知灼见,是学校、学人的时代责任,也是地方政府迫切需求和地方社会必然面对的问题。社会与法学院秉承“治世之学”的学术理念、“实践出真知”的求知精神,把学问置于实践、用于实践,不时有师生的身影穿梭城乡田野,为中国治理之道奉献一份热情。在济南市王官庄八区,与居委会工作人员、社会工作者一起讨论小区如何治理、如何动员居民;在康桥养老院、山东金龄老年公寓、章丘明水街道等,与老年人一起谈心,指导老人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,与相关负责人一起探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;在日照莒县,跟政府人员、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商量乡村如何振兴,社区治理如何创新;在安徽利辛县跟驻村干部一起就贫困村的发展集思广益,就如何打造美好乡村进行深入探讨。

图4:学院组织的“乡村振兴调研团队”走进莒县

开展志愿服务,彰显社会责任

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不仅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,也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锻炼。社会与法学院重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,引导学生走上社会大舞台,了解社会需求、在实践中成长成才,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、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。向日葵志愿服务队连续八年为自闭症儿童、流动儿童、留守女性、认知症老人等群体开展“多元智能训练”、“社会适应提升”、“健康养生教育”、“照护者社会支持”等社会服务,荣获全国百强实践团队等称号;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新时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、齐鲁女性宣讲暨志愿服务,走进了全省13地市30多个村开展家庭教育、法律咨询、健康教育、老年照护讲座,受益人群约5000多人,被齐鲁壹点、齐鲁晚报、中国青年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几十次。

图5:师生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 

回顾“十三五”,社会与法学院立足学校特色、学院优势,探索出一条高校、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,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特色之路,有效促进了健康友好型社会建设,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精准化的服务,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、应用实践能力强,考研率30%左右,优质就业率85%以上,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挑战杯、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50多项,深受用人单位好评。未来,社会与法学院将在此基础上,围绕健康友好型社会建设,开拓新领域、探索新方法,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责任编辑:王春晓